
【減肥瘦身運動】什麼是超慢跑?超慢跑減肥有效好處多,但並非人人都適合!
2024 年 9 月 1 日
現代人壓力大,無論是工作、學業、感情或是人際關係等困擾,在面對壓力時,許多人會選擇通過美食來舒緩情緒——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一種“情緒性飲食”或“壓力性飲食”,也就是受到積極和消極情緒影響而進行的飲食行為,會在情緒刺激下有無法擺脫的進食衝動。然而,在這樣的狀態下,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對食物有了更多的渴望,這種短暫的安慰往往會帶來長期的影響,甚至在壓力大時會不自覺地暴飲暴食。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,還可能導致體重增加,甚至形成所謂的「壓力肥」。
「壓力肥」顧名思義,就是因為壓力引起的體重增加。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壓力對身體的生理反應。當我們經歷壓力時,身體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激素。皮質醇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血糖水平,從而為身體提供應對壓力所需的能量。然而,這種生理反應不僅僅是讓我們的血糖水平上升,更會促使我們對食物產生更強烈的渴望,特別是對高糖、高脂肪食物的需求會大幅增加。此外,長期的壓力會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。當面對壓力時,許多人會選擇食用高熱量、低營養價值的食物來尋求情感上的安慰。這些食物提供了短暫的滿足感,使我們更加容易依賴食物來獲得情緒上的舒緩,但長期下來卻會導致體重逐漸增加,對身心健康造成危害。
情緒性進食指的是人們利用食物來調適負向情緒的行為。當我們在情緒低落或壓力大時,往往會選擇食物來尋求短暫的情緒舒緩。然而,這種方法通常效果有限,可能導致更多的自責和罪惡感,反而讓情緒變得更糟。情緒性進食的特徵包括:
情緒性進食的根源在於無法有效調節情緒。當人們感受到難以承受的情緒,或無法辨識自己的情緒時,往往會通過食物來逃避或壓抑這些情緒。這種行為就像是試圖用食物來填補情緒上的空缺,卻未能真正解決情緒問題。面對這些負面情緒,關鍵在於學會覺察並妥善處理,而不是僅僅依賴食物來解決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因壓力暴飲暴食並導致體重增加,且這種情況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,應盡快尋求以下專業醫療協助:
內分泌新陳代謝科: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專門處理「內分泌」與「新陳代謝」兩大類,以治療荷爾蒙變化所引起的疾病為主。 內分泌系統疾病包含腦垂體、甲狀腺、副甲狀腺、腎上腺疾病、更年期疾病等;新陳代謝疾病則包含糖尿病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痛風等。
身心科或精神科:身心科或精神科醫生可以幫助你應對因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,醫師可以透過診斷確認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(如抑鬱症或焦慮症),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建議。
減重諮詢門診:除了內分泌新陳代謝科,也可以找專門的減重門診,能夠做客製化的減重計劃,並提供實用的飲食和運動建議,透過減重門診由專業醫療團隊指導,在減重過程安心且順利,以達到健康的體重管理。
學習釋放壓力:嘗試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等,些方法有助於釋放壓力,改善整體情緒,可減少因壓力引起的情緒性進食。
定期運動:運動不只有助於燃燒卡路里,還能增加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濃度,使你更自信快樂。可選擇無門檻可長期容易做到的運動,如:超慢跑、快走、慢跑等,周末也可以到戶外走走,接觸大自然有助緩解負面情緒,改善整體的身心健康。
尋求專業幫助: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單獨應對壓力和無法解決體重問題,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,如:減重門診、內分泌新陳代謝科、身心科或精神科。
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:均衡飲食、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社交活動對於減少壓力也非常重要,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。